膜析技术:湿法冶铜电解贫液除铜的解决方案

2025-07-16  来自: 山东环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11

      在湿法冶铜过程中,电解贫液的处理一直是行业内的关键问题。传统用石灰中和的方式,不仅造成酸与铜资源白白流失,还引发环境污染难题,亟待更优解决方案。而膜析技术的出现,为这一困境带来曙光。
      膜析技术基于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,借浓度差、电位差等作为驱动力,实现溶液中不同组分的分离。在处理电解贫液时,常采用扩散渗析与电渗析技术。以扩散渗析为例,当电解贫液与特定溶液分别置于阴离子交换膜两侧,因浓度差,贫液中的阴离子(如硫酸根离子)趋向向另一侧扩散。由于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,在电荷平衡作用下,少量氢离子伴随迁移,最终实现酸的分离回收,让其能重新返回系统循环使用。
      在某湿法炼铜项目里,原本电解贫液中硫酸浓度达20%,铜离子浓度45g/L 。借助阴膜扩散渗析技术处理后,回收酸浓度为16.5%,铜离子浓度大幅降至4g/L,酸回收率高达82.0%,铁截留率也达到91%。回收的酸返回系统,既降低新酸采购成本,又减少环境污染治理费用,为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。 相比传统处理手段,膜析技术优势明显。它无需高温高压,能耗低,运行成本得以降低;分离过程无相变,能有效避免铜与酸在处理时的损耗;且设备占地空间小,操作简便,易于实现自动化,契合现代化工业生产需求。 
      当然,膜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挑战。如高性能膜材料成本高昂,增加前期投入;贫液中杂质易在膜表面沉积,造成膜污染,影响分离效率与膜使用寿命。但随着材料科学与膜技术不断创新发展,新型耐污染、高通量膜材料持续涌现,这些难题正逐步攻克。
      膜析技术在湿法冶铜电解贫液除铜项目中潜力巨大。通过回收酸与铜,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,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有望成为行业处理电解贫液的主流技术,推动湿法冶铜产业迈向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新高度。

湿法冶铜

湿法冶铜

关键词: 湿法冶铜